四川路橋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和推動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建設結合起來,堅持學史力行,強化責任擔當,抓好項目高效安全生產,推動重大工程建設再提速,確保完成今年目標任務。
堅定“走出去”戰略,打造品牌工程。四川路橋踐行蜀道集團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的愿景,突出“三個注重”讓黨史學習教育走進海外項目,推動“中國建造”走向世界。土耳其1915恰納卡萊大橋項目開展學深一次百年黨史、聆聽一個黨史典故、開展一堂專題研討為主要內容的“三個一”黨史學習教育學習活動,從黨史中汲取智慧,并轉化為工作動力,在二號鋼箱梁吊裝的關鍵節點上,黨員同志沖鋒在前,對項目問題不回避、不拖延,對施工難題深入研究、精準施策,順利完成了斜拉吊裝的技術攻關,為推動大橋常規梁段吊裝完成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埃及蘇伊士運河鐵路橋項目立足海外,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生產建設,從黨的非凡歷程中汲取寶貴經驗,不忘奔赴埃及項目的初心和責任,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和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克服常年高溫、晝夜溫差大、風速影響大等氣候環境不利因素,先后推動新橋西岸主塔安裝完成及成功進行首次對接測試。達卡繞城高速孟加拉項目面對用地申請、物料組織、工程技術、疫情防控等各種困難,切實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與項目生產建設結合起來,引導海外黨員職工從黨史中汲取精神動力,以昂揚的斗志為海外項目高質量發展建功立業,推動項目穩步推進。
聚焦交通強國戰略,打造優質工程。四川路橋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力量、催生動力,加快建設重點工程。宜賓臨港長江大橋項目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服務隊”“黨員突擊隊”作用,加快長江中上游最高索塔封頂、近一萬噸邊跨存梁、中跨鋼箱梁對稱懸拼吊裝等作業,全力推進大橋高質量、高效率、高品質建設。古金高速項目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和工程建設緊密結合,打造產業工人園,完善升級產業工人駐地建設,促進產業工人隊伍在崗人員長期穩定,提高隊伍戰斗力,全力推進世界第一跨徑的懸澆拱橋水落河特大橋建設。隆黃鐵路項目將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與打造極具“鐵色”的軌道文化相結合,組建黨員技術骨干為主的創新創效團隊,為順利建成四川路橋首個產業工人標準化駐地和推動全線首個隧道進洞施工打好了基礎,加快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打造民生工程。四川路橋結合行業特點和資源優勢,將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與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讓民生工程有溫度。金陽河三峽連心橋項目作為重點交通項目,項目利用工地廣播電臺開設黨史學習教育“小喇叭”,用分享“黨史小故事”的方式在項目工地傳播之“聲”,黨員技術攻關隊立足世界最高鋼管混凝土格構空心墩橋開展技術創新,項目成功取得8項實用新型專利和省級工法,項目建成將聯通金陽縣新老城區,有效開辟城區發展空間,對鞏固拓展涼山州金陽縣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具有重大的帶動作用。國道546項目作為瀘州市“最美竹林”旅游公路,拓展“黨史學習教育+社會公益”模式,以聯動聯建增強項目部與駐地村社間的聯系和交流,助推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項目建成將直接受益群眾17個村30余萬人,為沿線特色旅游致富產業提供有力的保障,成為打開川黔旅游交融發展窗口的“金鑰匙”。鎮廣高速項目聚焦打造全國第一條“紅色記憶”主題高速,利用沿線邊坡、隧道洞口、隧道加寬段實施紅色景觀設計、主題雕塑、磨崖石刻等,推動打造一條沉浸式紅色高速公路,項目建成將推動鎮巴、通江等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帶動川陜革命老區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發展。